西班牙語翻譯
前輩談了很多查資料的事,比方列出一張硬碟裡的pdf檔案螢幕截圖(這一幕真是超級熟悉)像是大學圖書館、中研院藏書樓翻譯此時惡作劇說沒有朋侪,就做不了翻譯(我在台下的確颔首如搗蒜)。譬喻他恰好有朋侪在中研院任職,便能利便獲得他所需要參考的論文資料。
對於gun這個英文單字,一般來說都認為是「槍」,可是在此書,可以指的是槍、砲,或此類設備的統稱,先輩提到他參考中國軍術史的名稱,統稱上使用「管型火器」一詞,所以在譯文處理就變成得視情況、文本脈絡來選用。
一開場,先輩先略微聊聊「信達雅」,接著先提到「盡信書不如無書,盡信作者不如無作者」,最主要是要表達譯者在翻譯的時刻,有時必需跳脫文本,有所迷惑的時辰,不見得原文就是准確(先輩後來提到他和作者聯繫討論問題,乃至發現作者豐年代標錯,作者一查發現真是本身的毛病,還說之後有發現毛病就直接幫他改掉吧)翻譯《炸藥年月》談的是宋元明清四個時期,所以,由西方的角度來談中國,在翻譯的時刻,相對應的中文辭彙、文本查找就是一大功夫翻譯
聽先輩分享翻譯此書的進程,收穫富厚。他所提到的資料查找方式,翻譯工作做久了,固然也不全然生疏。但最主要的是,他處置譯文的細膩水平,是子弟如我可以在留意精進之處。
近似的例子還有England。姑且非論一般的混用,在原文裡的脈絡,應為「英格蘭」,因為那時英倫三島還沒有同一為「英國」翻譯German的將領也不克不及以「德國人」譯之,因為在該段呈現的申明,「德國」還沒有創立,此處應以「日耳曼人」來诠釋。在部門狀態下,China也不克不及簡單以「中國」稱之,必需遵照文章脈絡對待,得以「大清帝國」來翻譯。
當然估狗首先出現的結果也不見得就是正確,所以還是要小心求證。例如林則徐所購買的船隻名為Cambridge,但總不能直譯為「劍橋號」翻譯查證之後,發現有另外的譯名是「甘必力志」,這時的再確認方式,利用Google圖書,發現有知名教授的研究著作裡使用「甘必力志」的譯名,因此可以確定使用這個譯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。
網路很主要,對岸的良多資料也是以能獲得參考。(王兆春所著《中國火器史》是一本主要著作,也是他翻譯此書時的主要參考資料。「中國哲學書電子計畫」、「維基文庫」都是查詢古籍原文的利器翻譯“AVisualization for Chinese Civilization”這個國外大學設立的網站也有豐碩的圖片資訊)。
另外一個例子則是Christian。原文提到某位明朝官員是Christian,但此處要譯為「天主教徒」還是「基督教徒」?依那時的朝代鑒定,昔時先是上帝教最早傳入中國,基督教要到十九世紀才傳入中國,所以在這個期間,這位官員應為上帝教徒。
[翻譯怎麼那麼難?從《炸藥時期》淺談歷史與漢學翻譯]:座談筆記
(2018年2月8日[翻譯怎麼那麼難?從《炸藥時期》淺談歷史與漢學翻譯]講座筆記)
在《炸藥年月》裡,有良多是古文的引述翻譯例如這句沈葆楨在奏摺上的詞句雖是出自《劍橋中國史》引述,先輩說他本來高興地準備拿落發中這本藏書來直接照抄,但發現完全不是如許!於是只得自已下工夫重找原文。他從英文原文裡標出可能的環節字,再哄騙這些環節字的中文去尋覓,最後順遂找出沈葆楨的原文。
書裡提到的地名,像是Seoul該翻成「首爾」嗎?音譯的「杭州」就直接以「杭州」處理嗎?當然不是。同樣回到歷史脈絡的原則,前輩在此書依照當時的朝代的地名來處理,所以Seoul在古代是被稱為「漢陽」(前輩說有看韓劇就知道)、杭州在南宋則是「臨安」翻譯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blog.roodo.com/hogwarts70/archives/62549269.html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公司02-23690932
留言列表